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综合  > 正文

焦点日报:张载为何与程朱理学唱反调?

时间:2023-05-26 16:04:12     来源:北京晚报
《张载的思想》 [美]葛艾儒 著 罗立刚 译 重庆出版社

孟子取义、荀子性恶、朱子穷理、阳明观心……这些在中国古代闪光的大儒们,沿着孔子的学问发展出了儒学。儒学史上的大思想家都有传承与积累的过程。朱熹曾拉出一条儒学各学派之间“道问学”的简便路线。他认为宋代儒学的主线自周敦颐传至二程,再传至自己及陆九渊等。而张载、邵雍等人则为儒家发展之中的其他派别,当时的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。

到明清之时,各派哲学家为了和程朱正统唱反调,开始拾起张载的思想。人们重新审视张载,发现张载并非在这条谱系之外的存在,而是张载创建的哲学,早在二程之前,且其中很多思想都与后来的程朱理学相似,这不由得让人们思考,张载的思想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?

师从张载研究名家张岱年的美国学者葛艾儒,重构张载自成一体的气本论思想,还原一代大儒理学奠基人的历史地位。张载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“横渠四句”——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
(资料图片)

这四句话一直被后世知识分子奉为圭臬,成为学者心中的理想典范。但很多人对于张载的了解仅限于此,再多些也只是知道他主张“气”本论,而再具体些就不知道了。葛艾儒的《张载的思想》就是想把张载散乱的著作,晦涩拗口的文字解析出他最独特的魅力,将张载的思想展示给读者。

北宋时期,学者们的大理想是重整儒学,重拾败落的儒学,成为宋这个新兴政权解决任何事物的思想方针。经过唐朝的发展,佛学开始为人们熟知。为了与佛学竞争,儒学不得不进行儒学宇宙观、本体论的探索,儒学逐渐从实用层面向哲学层面发展——张载就是这一时代重要的人物。他虽受佛学影响很深,但仍以儒学架构自己的哲学体系,为的就是反驳佛学观点。他的哲学对经典作出了全新的理解,为日后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,这种理解与孔子渐行渐远。

张载的哲学思想站在佛学的反面,肯定现实物质世界即是天地宇宙具有真实性,在他的解释中宇宙万象都是由“理”来统御的;诸经所论的都是同一个“道”;人们的道德行为出自“自然”,这与人们的本性相符。这些使得张载的儒学思想并非只是站在人伦道德、社会秩序的角度之上,而是站在更大的宇宙本体的角度看,试图用儒学解释之前从未触及的宇宙观、本体论。

张载的思想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如何从成佛到成圣。儒家圣人自古以来就常常被学者们提起,而直到宋代,当儒学遇到了各种思想的冲击后,人们开始思考旧圣人的思想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,想来想去人们觉得这就需要一个像孟子一样的人物,对儒学重新提炼、重新解释。张载受到佛学的影响很深,他就思考既然可以成佛,那为什么不能成圣呢?对于张载来说,成圣就是他苦学的目标。

张载的圣人观中有一个根本性问题。一方面他认为人性真美善,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,在以往的历史中成为圣人者屈指可数。但即使是这样,张载仍然认为圣人与凡人是没有差别的:“圣人,人也。虽圣亦人耳。”既然圣人是人,那么原则上人人都有成圣的可能。

成圣这点虽说是受佛学影响,但又有着区别。佛学中成佛是没有路径的,有些人穷尽一生都不得顿悟。而儒学成圣的路径就在经典里,张载叮嘱他的弟子要不断努力学习以便成圣,告诫他们“学必如圣人而后已”。张载眼中的圣人并非一种头衔或是一种荣誉,在他看来“圣人”就是已经充分识得自身潜力之人。“圣人同乎人而无我。无我而后大,大成性而后圣。”张载口中的圣人,超越了一己的私欲,并把自己看作是另外一“物”,这使圣人得以通融物我,是为“无我”。

其实在张载的思想中,人们要学习成就自己,追寻成为圣人,但圣人究竟是怎样的,张载觉得圣人又是无私不拘物态,这更像是一种绝对沉浸的心流状态。在成圣之后无杂无念,心中平静,对世间万事全知且通融——这样一种人类理想状态,已经触及与形而上一般的万物本体论。对于以现实为基础的儒学来说,学子们除非潜心向学刨除杂念,否则成圣则显得有些虚无缥缈。

张载之所以沉浸在成圣中,这正是中国儒学陷在官场,陷在功利之中的映射。人们对于“理”对于“道”的追求,远不及对名利的追求。成圣本就艰难,而当世学者又被俗务所扰,人们又如何能感悟儒学的本质。当朱熹给出了成为圣人的规范途径后,又加之官方权力的认可,这种官方的正统意识能否让人成圣,能否“为万世开太平”?在历史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答案,所以才会有明清学子们的反叛,希望从“非官方”的思想中找到儒学的真谛。

葛艾儒的研究有着西方学者典型的特点,他对张载的研究建立在儒学式微的前提下,那么张载之前的儒学是怎样?张载对此又是怎样思考的?葛艾儒在研究中,试图还原这一过程,在还原的过程中系统性,有脉络的思维框架就呈现出来了,这就成为张载思想的大框架。他在提问,寻找,解答,分析的过程中,将张载那些湮没于时间中的思想片段展现给读者。

(原标题:张载为何与程朱理学唱反调)

流程编辑:u027

版权说明: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、图片、图表、漫画、视频等内容。未经许可即使用,或以此盈利的,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,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联系方式:takefoto@vip.sina.com

X 关闭

最新推荐

Copyright  © 2015-2022 华南纸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